回首頁  回精華區  Login

10/1/2005 11:44:00 PM               作者:linda

  管教不當的因果




小明是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約高中時發病,至今已20年。雖然他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但是他的狀況比較輕微,他目前將近五十歲,未婚,他無法如常人般正常上班工作,但是生活起居可以自理。小明只要服用少許的藥物就可以控制病情,此時他的雙腳會有些不自主的抖動,但是外表看起來就像一個靦腆,溫和,有禮貌的紳士。20年來,他常不接受自己有病,而不願意規則服藥,所以多次發病住院治療。每當發病時,他就會有幻聽幻覺的症狀。他會覺得有人在監視他,要害他,而非常害怕。但是當他被送至醫院治療後,通常1-2週情況就會改善,最多一個月,就會被要求出院,繼續門診追蹤治療`。



雖然小明是精神病患者,但是當大林身體不適時,小明會幫大林按摩。而大林責罵小明時,小明卻會向大林道歉,並承認自己的不對。對於小明,大林雖然不捨,但是又常常覺得他不長進,不成才。今年過年前,小明又因不服藥而發病住院,這時大林終於受不了了。雖然小明住院治療後,他的病況已經改善很多,但是大林要求小明不能出院回家,堅持小明他一定要轉送到長期安置機構徹底治療。大林揚言,如果小明回家,他就要自殺。



許多精神病患者被家屬放棄時,常被送到長期精神安置機構安置。這時除非家屬接他回家,他們就好像是被宣判無期徒刑的犯人,將被永遠留在監獄中,不得自由。在大林強烈要求下,小明被轉送到長期精神安置機構繼續治療。大林並未因此而開心,反而心如刀割。因為他知道小明其實已經改善很多,他的狀況應該可以出院了。小明被留在那裡與其他嚴重無法改善的精神病患關在一起,其實是有些不人道。可是大林他也不知該如何處置比較妥當?他擔心有一天,他老了死了,沒人來照顧小明,不如讓他留在長期精神安置機構治療。



在一個機緣下,大林與伶姬面對面問因果,問父親與兒子因果。在過去世裡,父親(大林)是祖父,兒子(小明)是孫子。在那世大林是一名很有錢的園外,他只有一個獨生子。這獨生子到外面跟一個酒家女生下一個孫子小明,可是大林不喜歡,所以大林把媳婦趕出門。雖然媳婦已經被迫離家,但是大林對於他的獨生子還是整天嘮嘮叨叨,恨鐵不成鋼。終於有一天,這獨生子也氣得離家出走,留下大林與小明相依為命。由於大林是個有錢人,所以有許多僕人與管家幫忙照顧小明。小明漸漸長大,大林對他期望很高,但是他不學好,不但會偷家裡的錢,甚至會跑到外面去偷錢。大林很氣,常會怪是酒家女的媳婦不好,所以小明才會有如此不當行為。大林也常會為了管教小明,氣得拿棍棒打他的頭。後來大林也受不了,為了防止小明又跑到外面去偷錢,大林要管家把小明關起來,限制他的行動。最後,小明受不了被關起來而喝農藥自殺。



伶姬說…….在因果理論中,由於農藥會傷到神經,常打頭也會影響到腦部,所以會小明應該會有抽慉的現象,腦部也會出問題。大林因管教不當,造成小明自殺死亡,所以債務人大林對小明是欠命,欠錢,欠情。債權人小明也是不原諒大林,所以他們兩人一起來轉世。此欠命是欠一輩子,所以小明不會結婚,因為大林要照顧小明一輩子,不會有太太來照顧小明。大林由於管教不當造成小明死亡,但是他不是惡意要置小明於死地。大林是因為不會管教,期望太高,而且小明是自殺身亡,所以小明的病況應該不會太糟。這一類患者,常會被療養院等長期安置機構拒收,因為他們到醫療單位經過短期治療就情況很好,而被要求出院回家,門診追蹤治療。



在潛意志中,因果關係的兩個人都會看到過去是彼此的行為與習性。在這世裡,大林看到小明,就彷彿看到過去世不長進,不成才的孫子,加上小明是一名低成就的精神分裂患者,造成大林雙重的失望。在這種情況下,大林雖然不捨,但是心理又無法平衡,就如同過去世,他不知該如何對待小明,因此身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想要尋短。當小明看到大林時,也彷彿看到不滿意自己的祖父,而想得到祖父的歡心。



後續……在與伶姬面談後,大林決定改變對小明的態度。他把小明接回家,而且,從此大林對小明關心呵護,溫和理性,期待對小明有所補償。讓我們拭目以待大林的努力會如何?



管教不當的因果(後記)

小明雖然在高中時發病,但是那時情況並不嚴重,仍然順利大學畢業,當完兵退伍。他真正嚴重到需要住院治療時,也就是在我畢業開始成為正式醫師時,至此將盡20年,醫療上包含門診,住院相關事宜都是我一手包辦。這時間他所經歷的一切,除了我並未與他同住外,幾乎我都參與其中,而我是主要問題解決者。在問父親(大林)與哥哥(小明)因果的同時,我問我與哥哥小明的因果。伶姬說,我與哥哥小明並沒有因果的欠債或是報恩的關係,哥哥小明對我而言是一種考試。來考試的人,就是把一個與你沒有任何關係的人放在你身旁,看你將如何應付。



伶姬在書上也曾提到,如果不知因果如何?不如自己編一個可以讓自己走下去的故事,不要只是悲觀的認為自己是欠債,或是報恩,有可能真的只是來考試。不管是哪一種因果,日子還是過,路還是要走,只是我們用何種心情來面對?不管哥哥小明是否是我的考題,我已經整整照顧他20年了,目前仍在繼續中,雖然我從沒有因為他是精神病患者而放棄他,但是其中心酸真的是旁人無法體會。所以我才會把這因果故事寫出來,希望藉由此因果故事能讓更多的人對因果多一些瞭解,對精神病患者多一些體諒。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有人說要“常想一二”。我們常常不能改變外在的許多環境與人事物,但是我們可以為自己畫個太陽,給自己一顆喜悅的心。如果我們能帶著快樂的心去過每一天,相信即使是欠債或是報恩也比較容易走下去,大家加油吧!



★2005/10/2上午10:20:10發文者:天相



看了linda所述,心有慼慼焉,精神病院對病患的每次療程,大都30~~45天,有的患者進院休息吃藥幾天後就恢復大半,但抗壓弱者,常吵著要出院,因為住院是一種封閉的生活環境,雖然有定時在大院區活動,對於不能忍受者,卻是另一種苦刑,每次探視近乎哭求出院,真使人受不了…



或許,醫院需視個案而定訂這種療程,以我們的經歷,長程治療也不見得能改善多少,只是稍為拉長復發期,定時用藥確能控制病情,但藥會影響生理,所以患者很不願意長期服用,甚至根本不吃,要人釘,真要命,且藥吃多了,也成廢人,難有謀生能力,經濟狀態不佳者,全家陷入愁雲慘霧,因果真是要小心看待呀,不要亂造!



文章內容若有不妥或有違反著作權法部分,請來信告知管理人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