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回首頁  回討論區  回覆文章  最新回覆  Login

2011/06/09      11:53:10               暱稱:twins               活躍度:4               加入日:2010/03/06

  【分享】問身體--穿束腹減肥 vs 自律神經失調


昨天(6/8日)參加了老師台中場的座談會,談到有關身體的因果,有分三種:

1. 過去因—導致現在果

2. 現在因—導致現在果

3. 現在因—導致未來果



坐在我身旁的兩位是嫁來台灣的日本媳婦,他們分別在第一、第二輪問了有關身體的問題,結果老師給的答案是一樣的:「兩個過去都是穿束腹減肥的好朋友」。而他們兩個目前的症狀與老師將束腹減肥所造成的統計結果大致相同,皆有腸胃不好、婦科、心悸、血液循環不好導致頭昏眼花(血液流不上去)以及四肢無力(無法順利至末梢神經)的毛病



在場我們也談到了通常長期減肥或減肥過度的人最後會影響到自身心理的狀態,如不自主的縮小食量、永遠覺得自己很胖 (即使在場的人都覺得兩位日本太太瘦到不行)。還有如果未能達到減重的目的,心理上的自我控制欲會受挫,嚴重的話導致精神上有憂鬱症。



老師談到通常減肥的人都有自我完美要求或求好心切,因此對應到日常生活或作息,即使身體已發出警訊,如愛睏、打呵欠、疲勞,仍會因為手上的事情、工作尚未完成,而以外來物(如咖啡、茶)將睡意壓抑住,但稍後工作完成,待要上床時卻了無睡意,導致失眠或睡眠品質不好,長期下來身體容易出問題。老師即以自身的例子告訴大家,他說曾經有一陣子突然會感到心悸、突然有地震的感覺(天旋地轉),看遍所有科,最後來到神經內科,才得知是「自律神經失調」,這種症狀是工作、上班都不會有事,但下了班或事情完成要休息了才會爆發,如開座談會老師全神貫注為我們解說,進行到第一輪結束,他要站起來上廁所,發現自己得要扶著桌沿才能走路,也就是全神貫注的工作中較不容易發現,非得鬆懈下來時才會注意到其實我們的身體已經有問題了。



醫生說這種「自律神經失調」其實不用吃藥,但是在我們想睡覺、疲累時一定要馬上放下手邊事休息一下,或立刻上床睡覺,因此老師說後來他晚上打電腦或者讀書,都在床上進行,累了馬上把書、電腦放在地上,立刻關燈睡覺,之後這樣的症狀就改善了。

No.03       2011/06/29      13:17:35               暱稱:伶姬               加入日:2009/09/18



***若有貼文,請注意排版的問題***



我剛出社會時小毛病不斷,去檢查又沒毛病,醫師對我說我自律神經失調,經過很多年的努力,我學會準時吃飯,放輕鬆不要擔心,不要把工作的事帶回家,要紓壓,身體也有了好轉,大壓力也轉成小壓力。



自律神經失調/太完美、太悶騷 你是高危險群

2011/06/27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



俗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自律神經系統中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彼此互為平衡、合作無間,不用大腦下達指令控制,所有器官機能即能自行運作;但若一方過度亢奮活躍 而失調,就會出現沒來由心悸、氣喘、胸悶或腹瀉,衍生成現代人常見文明病。



--「自律神經失調」症。長期壓力 害自律神經錯亂

圖/記者陳立凱攝影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曾冠喬,從心身醫學觀點解釋自律神經失調病因。對壓力來源調適力不佳,長時間處在慢性壓力狀態下,造成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無法「分辨」,究竟哪個才是該抵抗的「真壓力」,長此以往,自律神經老對壓力訊息判斷錯誤,就會引起失調現象。



A型性格 求好心切怕失誤



「追求完美的A型人格、個性過度壓抑者,最容易生病。」臨床觀察自律神經失調求診患者,曾冠喬表示,追求完美、個性急躁、求好心切的A型人格與性格壓抑者,是罹病高危險群。曾冠喬進一步解釋,A型人格受先天個性影響,會期待自己被他人肯定。為得到稱讚,做事常顯得急躁、害怕出錯;與個性隨和的B型人相比,較看重得失、追求完美。容易因自給壓力或長期處在精神緊繃狀態,出現自律神經失調問題。近年國外研究也發現,A型性格者罹患心臟病比率,有逐年攀升趨勢。



個性壓抑 情緒壓力沒出口



除了完美主義者容易生病,曾冠喬提醒:「個性壓抑者也要小心!」他指出,這類性格者總是朋友、家人口中的「大好人」,好像從不生氣,處處與人為善,但「只要是人,沒有不發脾氣的」。他說,性格壓抑者,習慣性隱藏內心負面感受,不懂適時尋找情緒出口,讓交感神經長期處在興奮狀態,以對抗外在壓力,久而久之,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就容易失去平衡,身體出現不適症狀。



糖尿病患 神經受損感度低



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主治醫師陳俊安指出,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症」,是一集結多種症狀的症候群,背後原因複雜;除了心理因素,糖尿病、高血壓、頸椎受傷等疾病,也可能使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失衡,出現自律神經失調問題。陳俊安以糖尿病為例,不少罹病多年患者,因周邊神經系統受損、出現病變,交感神經敏感度變弱,血管收縮功能變差,易合併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出現姿勢性低血壓或眩暈等不適症狀。



診斷之前 先排除疾病因素



對頸椎受傷、退化的患者,若突出的頸椎椎間盤壓迫、刺激到交感神經,也可能沒來由出現頭痛、暈眩、耳鳴或肩頸痠麻等問題。若把自律神經失調歸類為精神、心理問題,沒先排除「疾病」因素,治療效果容易大打折扣。曾冠喬指出,身心科對於自律神經失調診斷,需先排除疾病衍生的自律神經病變,如糖尿病、高血壓或甲狀腺亢進、低下等,才會進一步診察。治療時,除了詢問症狀、病史,也會透過「心律變異分析儀」,觀察心跳變化,藉以推論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分布頻率,診斷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衡問題,是臨床上常見的檢查儀器。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自我初步評估表

2011/06/27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



□ 頭部:頭暈、頭痛、頭皮有發麻感等。

□ 四肢肌肉:麻木感、發抖、不明原因疼痛或無力感等。

□ 眼睛:眼睛痠澀、視線模糊、畏光感等。

□ 耳朵:耳鳴、耳痛等。

□ 喉嚨:難吞嚥、有不明異物感等。

□ 心臟:胸痛、胸悶、心悸、胸口有沉重壓迫感等。

□ 呼吸器官: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等。

□ 腸胃道:腹痛、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

□ 皮膚:狂冒汗或不出汗、皮膚發癢等。

□ 精神狀態:低落、恐慌、注意力難集中、焦慮、不安、睏倦感、暴躁易怒等。



註:因生理、心理因素所產生的自律神經失調症,原因複雜,症狀更是多元,民眾可先自我初步觀察與評估,再行就診。



全文網址: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自我初步評估表 - 百病漫談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26849#ixzz1QUIRSvwsPower By udn.com

No.02       2011/06/27      22:35:10               暱稱:小草               加入日:2010/08/26



我剛出社會時小毛病不斷,去檢查又沒毛病,醫師對我說我自律神經失調,



經過很多年的努力,我學會準時吃飯,放輕鬆不要擔心,不要把工作的事帶回家,要紓壓



身體也有了好轉,大壓力也轉成小壓力



自律神經失調/太完美、太悶騷 你是高危險群

2011/06/27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



俗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自律神經系統中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彼此互為平衡、

合作無間,不用大腦下達指令控制,所有器官機能即能自行運作;但若一方過度亢奮活躍

而失調,就會出現沒來由心悸、氣喘、胸悶或腹瀉,衍生成現代人常見文明病

--「自律神經失調」症。





長期壓力 害自律神經錯亂







圖/記者陳立凱攝影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曾冠喬,從心身醫學觀點解釋自律神經失調病因。

對壓力來源調適力不佳,長時間處在慢性壓力狀態下,造成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無法「分辨」

,究竟哪個才是該抵抗的「真壓力」,長此以往,自律神經老對壓力訊息判斷錯誤,就會引

起失調現象。





A型性格 求好心切怕失誤





「追求完美的A型人格、個性過度壓抑者,最容易生病。」臨床觀察自律神經失調求診患者

,曾冠喬表示,追求完美、個性急躁、求好心切的A型人格與性格壓抑者,是罹病高危險群。





曾冠喬進一步解釋,A型人格受先天個性影響,會期待自己被他人肯定。為得到稱讚,做事

常顯得急躁、害怕出錯;與個性隨和的B型人相比,較看重得失、追求完美。容易因自給壓力

或長期處在精神緊繃狀態,出現自律神經失調問題。近年國外研究也發現,A型性格者罹患

心臟病比率,有逐年攀升趨勢。





個性壓抑 情緒壓力沒出口





除了完美主義者容易生病,曾冠喬提醒:「個性壓抑者也要小心!」他指出,這類性格者

總是朋友、家人口中的「大好人」,好像從不生氣,處處與人為善,但「只要是人,沒有

不發脾氣的」。他說,性格壓抑者,習慣性隱藏內心負面感受,不懂適時尋找情緒出口,

讓交感神經長期處在興奮狀態,以對抗外在壓力,久而久之,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就容易失

去平衡,身體出現不適症狀。





糖尿病患 神經受損感度低





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主治醫師陳俊安指出,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症」,是一集結多種

症狀的症候群,背後原因複雜;除了心理因素,糖尿病、高血壓、頸椎受傷等疾病,也

可能使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失衡,出現自律神經失調問題。





陳俊安以糖尿病為例,不少罹病多年患者,因周邊神經系統受損、出現病變,交感神經敏

感度變弱,血管收縮功能變差,易合併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出現姿勢性低血壓或眩暈等不

適症狀。





診斷之前 先排除疾病因素





對頸椎受傷、退化的患者,若突出的頸椎椎間盤壓迫、刺激到交感神經,也可能沒來由

出現頭痛、暈眩、耳鳴或肩頸痠麻等問題。若把自律神經失調歸類為精神、心理問題,

沒先排除「疾病」因素,治療效果容易大打折扣。





曾冠喬指出,身心科對於自律神經失調診斷,需先排除疾病衍生的自律神經病變,如

糖尿病、高血壓或甲狀腺亢進、低下等,才會進一步診察。治療時,除了詢問症狀、

病史,也會透過「心律變異分析儀」,觀察心跳變化,藉以推論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分布

頻率,診斷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衡問題,是臨床上常見的檢查儀器。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自我初步評估表

2011/06/27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



□ 頭部:頭暈、頭痛、頭皮有發麻感等。



□ 四肢肌肉:麻木感、發抖、不明原因疼痛或無力感等。



□ 眼睛:眼睛痠澀、視線模糊、畏光感等。



□ 耳朵:耳鳴、耳痛等。



□ 喉嚨:難吞嚥、有不明異物感等。



□ 心臟:胸痛、胸悶、心悸、胸口有沉重壓迫感等。



□ 呼吸器官:呼吸困難、喘不過氣等。



□ 腸胃道:腹痛、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



□ 皮膚:狂冒汗或不出汗、皮膚發癢等。



□ 精神狀態:低落、恐慌、注意力難集中、焦慮、不安、睏倦感、暴躁易怒等。



註:因生理、心理因素所產生的自律神經失調症,原因複雜,症狀更是多元,民眾可

先自我初步觀察與評估,再行就診。







全文網址: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自我初步評估表 - 百病漫談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26849#ixzz1QUIRSvws

Power By udn.com

No.01       2011/06/09      15:17:14               暱稱:伶姬               加入日:2009/09/18



哇,太棒了!終於將「自律神經失調」的文章貼上來了。我稍作修改



他說曾經有一陣子突然會感到心悸、突然有地震的感覺(天旋地轉),看遍所有科,最後來到神經內科,才得知是「自律神經失調」…



突然有地震的感覺,但並不是天旋地轉,而是「晃」一下下。我是發作很多次,直到後來覺得事態嚴重,於是直接到醫院的「急診室」。醫師認為沒有問題,若有必要的話,應該掛「神經內科」。我不放心,於是趁著到嘉義的時候,到聖馬爾定醫院掛「心臟內科」(因為心悸)。照了心電圖,也照了超音波…,一切OK。我坦白告訴醫生,我是個通靈人…。



醫生說:「你是不是上班的時候沒事,下班的時候才會不舒服?」「對!」「那應該是自律神經失調。」「為什麼?」「生病的話,上班應該會覺得很累,下班應該是很輕鬆才對。但是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剛好相反…。那些好求好心切的人為了把事情做得更完美而忽略了自己身體發出來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