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回首頁  回討論區  回覆文章  最新回覆  Login

2010/04/30      00:52:53               暱稱:風吹鈴搖               活躍度:134               加入日:2009/09/23

  【分享】要跟醫生多說句話 陳豐偉


跟伶姬老師說的一樣喔!

****************************************************************





http://blog.eroach.net/





要跟醫生多說句話 2010.4.29 精神科醫師 陳豐偉



(這篇文章也是先發表在聯合報元氣週報,有一部份內容跟前幾期發的「無人打理的精神科病人們」相似,但主題不太一樣。這一篇比較適合寄給朋友看吧:)



有位病人原本看診的醫院醫師一診接近一百人,因為病人數多,往往講不到幾句話後就開藥,馬上換另一位病人進來。兩三年間,病人胖十幾公斤,還出現類似夢遊的副作用。推敲起來,原本醫師的用意是要改善睡眠、減少對安眠藥的濫用。但因為一直沒有機會跟醫師談話,而且病人對醫師有些畏懼,每次都照上次處方,副作用就一直累積。



台灣病人喜歡逛大醫院,轉診制度很難推行,如果我是那位看診看不完的醫師,恐怕也很無奈,因為外面還有許多病人在等待,只能趕快打斷病人。病人看到擁擠的候診室,有時也會過於「體貼」醫師,趕快拿藥就走。但慢性病藥物一吃就是數月或數年,不像感冒藥睡三天就沒事,如果感覺不舒服一定要講出來。醫師整天看同一科病人,有時聽你講一句話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調整藥物再吃一段時間,並不會耽誤醫師太多時間。



有些病人則會「不好意思」講某些症狀。好比說憂鬱症藥物服用一段時間後,有些病人覺得情緒穩定多了,但變得比較「性冷感」。女病人對男醫師會難以啟齒,但這是重要資訊,如果醫師判斷還需要長期服藥,就要考慮換藥。如果很快就能開始減藥,就會請再忍耐一下副作用。有些人會變得比較沒胃口,或覺得比較遲鈍、對許多事情失去感覺,這都需要跟醫師描述,釐清是不是預期中的效果(有些病人暫時遲鈍是好的,整天多睡點也沒關係)。



曾遇過躁鬱症病人在大醫院服藥十幾年,藥物讓他白天昏沈。病人轉到其他診所做「自律神經檢測」說神經老化,暫時停掉躁鬱症藥物時病人覺得很有精神。我只好苦勸他,長期生病自然容易影響自律神經功能,停掉躁鬱症藥物當然就沒有副作用了,但停藥半年、一年後,如果躁鬱症復發,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他應該試著清楚地跟醫師描述藥物對他生活的影響,請醫師再嘗試其他搭配藥物的方法。如果醫師忙碌到沒有時間仔細聆聽,不妨尋求其他醫師的協助。



有些病人趕著回家、上班,常會要求「拿藥就好」。跟這些拿藥病人講幾句話後,常又挖出一些問題,又趕緊追問、調整藥物。台灣醫師看診人數之多,不曉得算不算世界紀錄?太匆促的看診必然會影響醫療品質。不管醫師怎麼忙,每次看診一定要把重點的幾句話講出來,才不會讓可治療的症狀或副作用惡化病情。

No.02       2010/05/03      02:28:44               暱稱:涵               加入日:2010/02/08



過去的一年多,我看病,由美國看回台灣,

還在台北榮總住院開刀,主治醫師周嘉揚(人稱榮總第一把刀)

真的是青年才俊,腸胃科蘇建維醫師,都很有耐心解釋(相對的看診就更久)

我是”好坑倒相報”好醫生,但願備而不用最好.



看病在美國一樣好不到那去,更糟更久,永遠是一肚子氣!

經比較,台灣好太多了!相信我.

在美國就算氣不死你,也一定會貴到你死,反正你死定了!



醫保制度就是如此,我學到的教訓是﹔

平常照顧好自已,不要找他白受氣!

你是自已身體的債務人,沒有抱怨的權利.



不要罵醫生什麼的,該罵的是自已

誰教你不爭氣,生病受氣活該!



題外話;就好像嚴法如”死刑”,你不犯,它奈你何?

可是死刑碰到「清風」又如何,非有「勇夫」才管用,

想想這名字還挺巧的,合該他做法務部長.

也許當初挑中他,就因為他爸爸名字取得好.



想不見醫生,不生氣,就不要生病,

生了病只好”歡喜受”,而且一定要早早去

因為不管你躲到那裡,那一世,都跑不掉.

No.01       2010/05/03      00:03:14               暱稱:小卷               加入日:2010/01/21



推推推~~~

嚴重同意!!!

台灣醫生看診速度之快!!

病人講沒三句話,

醫生藥就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