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回首頁  回討論區  回覆文章  最新回覆  Login

2021/09/24      11:58:47               暱稱:Capuccino               活躍度:16               加入日:2009/10/09

  【Q&A】想把孩子將來會面對的因果告訴她 不知這樣對她好嗎?




2009年3月份 我參加完老師座談會 分享過一篇 遺棄婆婆的媳婦在精華區的「遺棄」分類裡 (我把我之前的分享 貼下下方)



同一場座談會 我媽媽問了我女兒的人格特質 孩子當時大概8歲左右



老師說 她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 我遺棄的是婆婆 她遺棄的是小孩 老師說當時的時空背景很多人都做了遺棄的行為。 她結婚以後因果才正式啟動 只是不確定前世被遺棄的孩子 這一世會是她的老公還是孩子 確定的是她將來的婚姻事業都不順利。



我當時忽然聽到 人整個愣住 也不懂的可以如何往下提問。



經過這些年 女兒今年也20歲了 我陪伴她成長的同時 自己的個性、親子互動方式 也改變成長了許多,但都掛著心 擔心女兒未來要面對的事業婚姻的不順遂⋯



我想了想 老師說的 會遇到 就是會遇到 因果無法改變 唯一能改的只有我們自己個性和面對人事物的態度,我想提問的是, 女兒現在長大了,我在想是不是應該把老師之前看到的告訴她,讓她自己知道後 提早面對自己的個性做調整,但是她現在還沒有正式走進婚姻啟動因果,我提早告訴她 我不知道對她好還是不好?





———————下面是我把之前我分享的「遺棄婆婆的媳婦」貼過來—————



我問的是「夫妻關係」。



老師問我:「妳先生腸胃是不是不好?」



我說:「對!他很容易拉肚子,每年身體檢查卻又檢查不出毛病。」







【因果故事】 老師說:「我看到類似真善美電影的場景,發生國難,你村落的人需要下山,再爬上另一座山抵達位於山頂另一國的國界處,才算安全。在那一世,你這一世的先生是你婆婆,你是媳婦,那一世的先生在路途中過世了。而那世的婆婆老了,病了,喪子,又餓,你一路用出發前做好的簡陋拉車帶她,只是在即將抵達終點時,回頭看了奄奄一息的婆婆一眼,一個念頭──覺得她是個包袱,就放下她,自己很開心的衝向自由的國度。因為年紀很輕,就在新的國度,開始自己的新人生!」老師同時還說:「這一世先生容易拉肚子,這是他被餓死的心結。那一世你遺棄他,所以這一世你不能離婚,連念頭都不可以有,不然他會生病由你來照顧。」







【印證】 我先生很容易拉肚子,可是卻檢查不出病因,似乎也真的沒問題。老師說,過去世,我很年輕便在在另一個國家開始新生活,思想及價值觀較向外國人,婆婆屬於舊村落的思想。這一世,我和我先生之間一直有文化差異的溝通問題。飲食上,他喜歡傳統中式料哩,我卻偏愛烹調異國料理。對小孩的教養方式,他也是很傳統的中式教育,我又很西式的引導及愛的教育。







【後記】 我知道這個故事後,還滿開心的,因為我基本上還滿愛煮飯的,我先生又很賞臉,除了在家吃早晚餐,還超愛帶便當的。可以有這個機會好好的照顧他,讓他感受家的溫馨,忘記被遺棄的負面感覺,我心裡有感恩的心動。







我真正的問題是,我知道我有工作能力,我喜歡工作,但是我不喜歡職場,我想知道我是不是需要自己創業。或者兩者都不適合,最適合在家專心陪小孩。







問:我的事業。



【因果故事】



老師問:「你想做公關?」



我回答:「我想做貿易。」



老師問:「延續你遺棄婆婆的那個故事,你到了新的國度,你頭腦不錯,做事也有方法,國界的地方,有軍隊,你經營酒吧,做得很不錯,那一世身後留下很多錢,你沒有再嫁,沒有後人,所有的錢最後都充公了。你沒有助人,所以是上班的命。你那一世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無法把錢送出去。你有心結,因為你是唯一知道這件事的人-“當你遺棄婆婆時,她還沒有斷氣”。你事後曾經回到遺棄婆婆的地點找她,只是已經找不到了。」







現場有一位很和藹的大姐提到:「她可以經營酒吧,那人際關係應該很好?」老師說我找什麼行業都可以,只要和人有互動的都可以。







【印證】 我對事情的分析判斷很清楚,做事也真的有方法,人際EQ也算得體,而且我也真的是個上班族。



【後記】 我正處在一個抓不到方向的階段,現在更確定我的範圍還真的很廣。







問:我的人格特質



老師問我:「你想上班嗎?」



我說:「我努力在調整自己回職場。」



老師又問我:「你想帶小孩嗎?」



我說:「三年前不上班不是為了要帶小孩,只是沒上班後全心陪小孩的收穫超過我當初的預期。」



老師再問我:「你當初想結婚嗎?」



我回答:「我也就結婚了ㄚ。」,說實話,我後來回想,我當初並沒有不想結婚。







老師說:「你的人格特質是“行雲流水”四個字。家庭和工作都綁不住你,你以後會一個人四處走,做你自己想做的事類似苦行僧,下半生以奉獻為主。」我媽媽在現場旁聽,一聽到「僧」,有些擔心我會出家或者一個人離家出走,請老師進一步解釋。老師說:「不是離家出走也不是出家,你會照顧家庭到小孩長大約高中的時候,家裡人會認為你付出夠多了,通常是先生會接手照顧小孩和家裡的事務,讓你去做你想做的事,行雲流水就是偏向四處走的奉獻工作。」老師建議我:「出去工作,跟上時代的腳步,把家庭,小孩照顧好,等經濟也無慮了,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印證】 我這個上班族有些麻煩,一但發現老闆或主管有職業道德的缺失,就無法說服自己繼續幫他做事。我在職場上機會很好,可是每回做到快要收成時,就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次次都好像在考驗我的道德觀及判斷能力。除了最近這三年全職陪小孩外,我一直都在職場上工作,只是一般人在職場上在意的升遷,加薪好像都不是我評估一個工作的重點。我常一個人執行原本該一組人員完成的專案,還滿享受這樣的成長過程,可是一但發現主管為了業績太過不擇手段時,與相關高層溝通後,無法達成共識,我很輕易便能放下,就算即將收成,也會願意讓其他人接手。(我的人際應對還不錯,無論轉單位或離職,都處理的很圓滿)







只是這樣的價值堅持似乎並不符合社會大部分的主流價值觀,次數多了,我自己依舊堅持卻也產生自信心的困惑。這是我三年前決定離開職場陪小孩的主要原因。在請教完老師關於我的人格特質後,這部份我釋懷了。







【後記】 我還滿開心將來可以有機會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我只是有個小小的好奇,我想了好久就是不懂,行雲流水四個字如何看出有奉獻的特質?

No.01       2021/09/30      12:41:34               暱稱:Capuccino               加入日:2009/10/09



我當天下午就跟女兒說了 說完感覺還蠻好的~



然後我自己這幾天 又把YouTube上 老師的影片 重新看了許多 收穫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