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回首頁  回討論區  回覆文章  最新回覆  Login

2025/04/06      12:32:07               暱稱:伶姬               活躍度:3700               加入日:2009/09/18

  因果故事分享:我是什麼樣的人


*** 我是什麼樣的人? (Ada 供稿)



問事時間:2025年3月18晚

問事題目:我的人格特質



老天爺的畫面:

我坐在太師椅上,太師椅有扶手、有靠背,很穩,我坐得四平八穩,右手向前伸出做向下壓的動作(手背向上,手心向下)。

師:怎麼解讀?

我:眼高手低?

師:太師椅?基本上是木頭或者大理石做的,有靠背有扶手四平八穩的,表示有權威有能力,手向下?表示打壓別人(平時兒子和老公確實感受到我的打壓),如果向上就不好玩了,向上表示“乞討”了。問人格特質如果在家裡是這樣,那麼在外面應該也是這樣。坐在太師椅上,大家都敬你三分,你打壓別人,別人也不敢多說什麼,因為這個身份確實有權利這麼做,就算做的不好,大家也是敢怒不敢言。 這個畫面並不是暗示失敗,而是應該還可以做得更好。

如果做得很好,還會展開雙臂,大家可以和我平起平坐,就像上班的時候,我命令時用嘴巴,但是不要出手做向下壓的動作,相信會更得人緣。手雖然沒有抓東西,但是還是暗示著全面的掌控,因為五個手指都伸出來了。如果是要找工作,這樣的畫面就比較像是主管,類似高高在上又很穩,比方說在國企單位,我就會做得很穩,但不自覺的就會開始不讓人爬到我頭上。當然可以說這麼做是為了自保,但是多可惜啊!你沒有辦法和同事很融洽相處。

我:我確實不喜歡同事之間大家一起下班、一起玩、一起吃飯什麼的。

師:下班本來就是個人的時間不能勉強,我說的是上班時間。

我:我上班經常換工作。

師:這種是“人和”出問題了。

我:是我總是打壓別人,別人怕我嗎?

師:對!但是你要知道,你總是打壓別人,總有一天有個人會出來打壓你的。老天爺說:“強中自有強中手!”

我:我也能感覺到總是能遇到一些人,也不能說是“小人”,我也知道別人“沒錯”(不是真正的“小人”),但感覺容易被他們盯上。我自己本身也有問題,比如領導想要“重用”我,但我會擔心自己不能勝任。

師:我建議“先把手拿下來”,和同事把關係處好。坐在太師椅上“很穩”,那是你自己的東西,但你卻打壓別人,比如我們兩人各有專長,你問我問題,我是張開雙臂告訴你;我問你問題,你卻是打壓別人,自然而然地我就會感受到──原來你是不喜歡別人靠近,慢慢地我就不講了。你本來可以多學很多東西,結果你就學不到了,多可惜啊!

我:我自己感覺不是不喜歡別人靠近呀?我想知道我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師:要改進就要先把手拿下來。

我:融入到別人當中是嗎?

師:對!比較願意和人家交談。

我:我這人有時說話會比較衝。

師:若是你自認為說話比較衝,我就沒話說了,我有一個朋友說“哎呀,我講話就是比較直白嘛!”另外一個朋友就不客氣地說“憑什麼我要忍受你的直白?”是的,既然你講話直白,我們就不理你呀。久而久之,就會發現你沒有幾個朋友,因為你要人家接受你的“直白”。

那個太師椅你坐得很穩,這個不是專業的問題,而是你可以改變一下,把“手”放下來或把手心向上。你的手心若“向上”,再加上頭低低的,那是暗示“乞討”;若你是穩坐在太師椅上,一樣手心“向上”,那是表示“我的東西你們可以拿走”,那是一種和別人分享的肢體語言。若你喜歡跟別人分享,物以類聚的結果,朋友們都是“手心向上”的人,大家在一起分享,你學我的東西,我學你的東西,多棒啊!例如在家對兒子、對先生說話,不要全部都是命令的口氣,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有時候不妨換個口氣,例如“兒子呀,你們這個年紀在流行什麼?”口氣委婉些,就像在向兒子請教問題(說是“乞討”的暗示也可以,那是乞求兒子分享屬於他的世界)。

我:我老公和我兒子都是我的“孫子”來轉世(那兩世我都是有錢的奶奶),之前看我兒子的人格特質,老師也是建議我融入兒子的世界,他愛“玩遊戲”,我陪他一起玩,討論流行的東西,但是很多時候我真的“看不慣”他父子倆玩遊戲。

師:新冠肺炎疫情的那段期間,線上座談會時,我都會問一下各地的疫情狀況,“你們那裡疫情怎麼樣?”“我們這裡的疫情……”因為疫情,所以能夠收到的訊息有限,借著座談會,大家一起分享疫情期間的所見所聞。

我:我總覺得“很多平常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就沒必要去討論了。”

師:(開玩笑的說)既然你都知道因果了,那請群主把你拉黑吧。

師:這個畫面裡面最好的是──“你的太師椅,你坐得很穩”,因此你絕對有能力,如果畫面是你坐得不穩,“手”不管如何翻來覆去,都有可能會摔倒。可是你坐得很穩,兩手若都要張開(做擁抱狀),不管怎麼擺,是不是都很容易做到?所以你若不會和別人分享就太可惜了,白白失去很多行善的機會。

我:我就是應該學會放得開是嗎?我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

師:還要注意的是,當你要和別人分享的時候,因為你是坐在“太師椅”上,是一個有身份的人,自然就會愛面子,潛意識就會擔心“萬一分享錯誤就會沒面子”,怎麼辦?為了“分享”、“為了面子”,結果?你就得低頭向別人學習。



實際印證:

老師說我是一個有權威、有能力的人,別人都怕我,我想到一件事,有一次在大街上看到圍著一群人是“賣保健水壺,保健鍋的”,圍了一群老年人在講課,外圍還有幾個人在看守,我直接過去站到最前排,我最年輕啊。賣保健鍋的一看到我就不敢講了,一直在誘惑大家發點小禮品。我心想,我倒要看看你禮品發完乾啥?後來他就開始瞎講化學用語什麼福爾馬林鍋什麼杯子,我站那裡,他講的有點心虛,我告訴他:“福爾馬林是泡屍體的”。他不敢多講,馬上就遞給我一個杯子一個鍋,讓我趕緊走。我讓大家看看他免費給我呦,然後我走到每個老人耳邊告訴他們實情。再把禮品鍋杯子隨手給了一個老人,讓他們看看這不是值錢的東西。

四十歲的人了,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老師句句在點醒我。其實生活中老公也在我面前說過類似的話,我都沒在意。我曾經評價自己“固執”、“自卑”、“別人為什麼不喜歡我”,我曾頻繁換工作,原來都是我“手”放不下來。老師說了好幾個“太可惜了”,我一定要學會張開懷抱擁抱別人,伸出手心來與別人分享,我不想有遺憾……



問事題目2: 和兒子的關係



因果畫面:

我過去世是奶奶,兒子在外經商,我家是有錢人家嫁給一家境比較差的,但是先生在我的嫁妝下也做起生意也賺錢了,我那一世的兒子也去從商後來做的不錯,後來那一世先生死了兒子回去接替工作就想發揚光大就到外地類似到國外去發展新公司,那一世兒子有兩個小孩,我這一世的兒子就是其中比較大的那個,留在我身邊,小的那一世我兒子帶走因為需要母親照顧。留在我身邊這個大概七八歲要上學,因為我家有錢人家奶奶念過書,就希望奶奶多少能教他一點。結果這個小孩子就很喜歡玩在地上做一些操作的事情喜歡玩火什麼的,我看到了“你應該要念書呀……”他就不是怎麼很想要念書,他喜歡操作喜歡手動一些東西,因為我是有錢人家又讀過書總覺得“你應該一本正經的念書……”這樣我們兩個常常起衝突,但是他爸爸很好囑咐“你一定要聽奶奶的話呀”,這個孩子就常常忍住聽奶奶的,我只要一轉身他就開始玩手裡的東西也不是一定學校的,像“拿蠟燭雕刻…”家裡有什麼就拿來玩,我只要看到就說“你在玩什麼不好好學習?他這樣和我產生一個隔閡也不敢告訴我加上爸爸囑咐“聽奶奶的話,因為我的嫁妝這個家興旺起來,一定要報答奶奶”所以孩子有點壓抑自己,他那一世的爸爸比較明理。後來到他“高二”,奶奶過世了,他才“哎,松了一口氣”奶奶過世父親把他帶國外了。

老師解讀:你那一世沒有完全讓孩子有一個廣闊的天空,沒有真正主要孩子完全想要什麼,要孩子依我的意思去做,不能說錯,老天爺說那多可惜啊?你們有什麼問題嗎?

我:我也感覺我有點感覺我太管著他了,他不能完全釋放,我就是想看看我到底該怎麼教他?有時候我也發現他挺有才華的。

老師:從這個畫面看他不會變壞的一個小孩,父親不在他還是聽大人的話。

我:他不會變壞那我以後就少管他了,像他人格特質“趕流行”“耍金箍棒”我怕他闖禍

老師:不會變壞,告訴他說:你念好書是你將來找工作容易呀……賺的錢是你自己你念書是為你自己不是為爸爸媽媽。像那一世的爸爸明理,告訴他“我們這個家謝謝誰,謝謝你不惹事還蠻好帶的。塑造你是這樣的人。他反而可以守的很好,會不會念書方面基本是天生的。

我:他學習還可以,從故事看他是動手能力強嗎?

老師:對!喜愛動手,你不要限制動什麼手?不要限制一定做實驗啊什麼的,有的喜歡種花啊,織毛衣啊……因為這個社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嘛……

我:只要他不能經不住誘惑走上歪路就好。

老師:不會。不會的原因是他有一個很好的爸爸常常告訴他一些事情。